服务热线
86-025-87163873
设备连接
通过蓝牙/USB连接移动终端或PC设备,启动PhotosynQ APP或桌面端软件
自动同步设备ID、GPS定位及环境传感器数据(温度/湿度/PAR)至云端平台
参数设置
选择测量模式:包括叶绿素荧光(Fv/Fm、ΦII)、光谱吸收(448-950nm)或复合测量模式
设置采样间隔:支持单次测量(15秒)或动态监测(5-60分钟连续采集)
校准操作
使用CaliQ技术自动校准光谱基线,或手动加载标准白板反射率数据(需配合标定板完成)
执行噪声过滤:应用SavitZky-Golay卷积平滑算法消除高频干扰
数据标准化
通过多元散射校正(MSC)消除样本表面散射效应
执行反射率换算:地物反射率=(样本DN值/标定板DN值)×标定板已知反射率
生理参数计算
自动生成光合作用效率报告:包括光化学淬灭系数(qL)、非光化学淬灭(NPQ)及电子传递速率(LEF)
胁迫响应分析:通过质子动力势(VH+/GH+)模型评估细胞膜损伤程度
多光谱建模
支持PLS(偏最小二乘)回归模型预测叶绿素含量/氮素浓度
调用预置算法库进行光抑制损伤(qI、ΦNO)分类识别
云端协作
数据自动同步至PhotosynQ平台,支持多团队共享标注与版本控制
生成可视化图表:包括动态曲线图(如荧光动力学)、三维光谱吸收热力图
成果导出
导出格式:CSV原始数据、PDF报告及GeoTIFF空间分布图
支持与MATLAB/Python对接,通过API接口调用高级分析模块
数据漂移:定期使用NDVI校准板验证光谱响应稳定性
连接中断:检查设备固件是否为V2.3.5以上版本,重启蓝牙模块
算法报错:在软件设置中重置CaliQ校准参数,或重新下载标准光谱库